全球时讯:渔机所自主研发 30万吨级超大型养殖工船取得中国船级社AIP证书
(资料图)
5月27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Fishery Machinery and Instrument Research Institute以下简称“渔机所” )自主研发的30万吨级超大型养殖工船取得中国船级社授予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标志着养殖工船相关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我国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带动渔业产业升级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上世纪雷霁霖院士和丁永良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发展养殖工船的倡议后,作为我国唯一从事渔业装备与工程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的科研机构,渔机所经过20多年的积累,在养殖工船总体研究和系统构建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尝试,完成了以“大型养殖工船功能与船型”、“鱼类集约化船载舱养工艺与装备”为核心的创新性成果,突破了适渔性舱养结构构建、养殖环境精准调控、船载高效机械化作业装备研发、数字化控制系统集成、设计指南等关键技术,研发了全球首艘十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科研示范船——“国信1号”,实现了从概念提出到技术集成,从科学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进阶发展,引领了产业技术创新。
30万吨级超大型养殖工船取得中国船级社授予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是设施渔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据渔机所养殖工船总师崔铭超介绍,该船型是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青岛海洋科技中心的支持下,基于全产业链技术特点以及经济效益,针对以大黄鱼为代表的主养对象的生活习性、舱养养殖工艺和养殖作业要求,研创的“繁、养、加”一体化的30万吨级超大型养殖工船平台,设计满足即将于2023年7月1日生效的交通部海事局《海上移动式平台法定技术规则》对养殖工船的法定要求和中国船级社最新《海上渔业养殖设施检验指南》对养殖工船规范要求。与此同时可实现标粗后幼鱼至商品鱼的全过程养殖,病害防控、生长效率及食品安全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
据悉,30万吨级超大型养殖工船通过配备风力及光伏等绿色新能源系统、动能回收系统和高效能源管理系统,可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大量使用了科技前沿技术,将养殖工艺同驱动技术、机械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可实现更加高效的深远海工业化养殖生产作业。
造大船、闯深海,向大海要粮食将成为现实,发展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向深远海拓展养殖新空间,构建渔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响应了国家“宜渔则渔”、“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重要指示精神,更可为我国实施深远海养殖发展战略、拓展食物生产空间、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新途径。
资料显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简称渔机所)创建于1963年5月,中央在沪直属科研事业单位,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我国唯一从事渔业装备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的科研事业单位。(宣发单位供图)
相关文章
精彩推送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