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热讯:无需过度美化“全职儿女”的养老模式
(资料图)
覃颖欣(广西大学)
近日,“全职儿女”的话题引发了诸多关注与热议。不少网友直呼羡慕,但也有人表示无法接受。张女士今年68岁,她的独生子小李40岁,原本在上海有一份月薪两万的工作,由于母亲生了一场重病,小李为了照顾母亲,请假两个月。张女士病情痊愈后,小李回到单位辞了职,成为了“全职儿子”。(6月9日 star星视频报道)
近段时间以来,“全职女儿”“全职儿子”的话题屡屡冲上热搜,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全职儿女”是一种新型的“啃老”行为,不过是当代年轻人为了逃避职场压力的选择罢了。也有网友直言,“全职儿女”亦是一种工作、生活方式,是一种一举多得、能够同时解决就业与养老的创新选择。
其实,“全职儿女”并非近段时间才出现的新现象,综合相关的新闻报道,“全职儿女”已然存在多年,在客观上已经隐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那么何为“全职儿女”呢?简而言之,“全职儿女”是指全职生活在父母生活中,付出一定劳动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保持学习,努力寻找职业目标,参加升学考试的年轻人。对于这一现象,各大网友也是众说纷纭。
面对部分“全职儿女”在社交平台上晒出的“幸福”,不少网友感到“酸了”。在笔者看来,网友们不必过度美化“全职儿女”的养老模式。根据不同家庭的特殊情况,不管是“兼职儿女”还是“全职儿女”,其自身享受到父母给予的待遇和条件都是有明显差异的。同时,从职场转身回归到家庭当中的年轻人,在与父母共同生活时,由于彼此之间的教育理念、生活习惯、个人价值观等的冲突,都容易衍生出新的家庭矛盾。
诚然,孩子们全职回归家庭,一方面可以尽心尽力照顾父母,使其享受到久违的天伦之乐;另一方面,对于年轻人而言,可以为自己无处安放的就业焦虑寻找安置点,在享受家庭的幸福当中与自己和解。但是,也正如有网友提出,当“全职女儿”后深感自身的价值感降低,这和马洛斯的需求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一致的。人,唯有在不断追求自我过程中,才能享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全职儿女”的养老行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不必过度宣扬其中的幸福感。
最后,笔者认为不可忽视“全职儿女”现象背后隐藏的社会因素。当前我国社会生育率降低,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年轻人面对当下就业市场的生存压力等等,都是“全职儿女”养老模式出现的有力推手。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各个部门有效联合,完善好当前的养老服务系统以及稳定就业,保障好民生。只有让我们的年轻人敢于走出家庭,闯出一片天地,也能在拼搏之余回归家庭孝亲敬老,我们才能享受真正其乐融融的幸福家庭。
总而言之,对于“全职儿女”的养老模式,笔者深感理解与共鸣。但是不必过度美化这一养老行为,发现其背后的原因并有效解决,才是给予当代年轻人与父母一个和谐家庭的成功之道。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送
X 关闭
X 关闭